首页

女王免费视频网站

时间:2025-05-24 17:27:04 作者: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小小大蒜种出“辣”经济 浏览量:57677

  中新社东莞9月7日电 (许青青 李纯)2023“台商一起来,融入大湾区”主题活动暨第十四届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7日在广东东莞开幕。由台湾高雄、桃园、台南、台中、花莲、屏东、南投、嘉义等20余个县市组团参展的“台湾特色主题街”亮相展会,展出了多项台湾名品特产,带来浓浓“台”味。

  作为推动两岸经贸交流,助力台企转型升级的平台,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简称:东莞台博会)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在两岸具有重要影响力。本届东莞台博会以“聚焦高质量、共谋新发展”为主题,吸引两岸7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3.6万平方米。

  台湾金门的高粱酒、桃园的野生蜂蜜、南投的茶叶、台中的精美文创产品……在“台湾特色主题街”上,各种极具台湾特色的展品扑面而来,让人一日尽览台湾各县市的名优产品。在展会的台湾品牌美食区,台湾纯肉香肠、手工巧克力、夹心海苔、精品咖啡、奶茶冷饮、各种特色小吃则让参观者大饱口福。

  记者在展会现场走访发现,本次亮相“台湾特色主题街”的许多企业都是第一次参展东莞台博会。他们期待着能借助展会,跟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进行深入交流合作,并进入大陆市场。

  来自台湾南投县的好茶堂展出了多款茶叶产品,给大陆民众带来浓浓的台湾“茶”味。好茶堂的负责人表示,他们的茶叶采用天然的种植方法进行种植,茶树不会受到农药的破坏,种出的茶叶非常健康。这次他们带着自家多款茶叶产品前来展出,希望把健康好味的台湾茶叶带给大陆的消费者品尝。

  马祖酒厂则为大陆民众带来了15年陈年高粱酒,让大陆民众品足台湾“酒”味。马祖酒厂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介绍,马祖酒厂是台湾三大公营酒厂之一,从1956年就开始酿酒,他们聘请了老师傅保持了最传统的酿制方法。这次来参展东莞台博会,他希望让更多的大陆民众品尝到好喝的马祖高粱酒,更期待能够通过展会对接到更多合作方,拓展大陆的销售市场。(完) 【编辑:田博川】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身边的变化)浙江义乌从“鸡毛换糖”到“人人创富”

此次推介地块,均位于经济功能核心区。其中,星沙商务中心区为此次推介的重点片区之一,是园区最早起步的区域,也是最靠近市区和县城的区域。

中国东航全球首架C919大飞机首次飞出国门参加航展

2023年,我国吸收外资1.1万亿元,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持续处于历史高位;截至2023年底,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已为当地创造42.1万个就业岗位;2023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其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蓄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德总理谈联邦国防军谈话录音事件:“非常严重”

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对于公司而言,快递件量多了各类成本就会降低,例如假设单票成本1.5元,件量多10%后,单票成本可能就会降至1.3元,“有的就会不挣钱,利用成本差靠1.3元抢同行的件量。”

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开通 极大便利旅客前往黄龙、九寨沟

这10件作品均为泉籍国家级、省级工艺大师和茶艺大师的代表作,分别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经民制作的《陶瓷龙杯》,全国技术能手、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遗传承人郑雄彭制作的《万象壶》,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非遗传承人张秋霞制作的影雕作品《惠女风情》,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遗传承人方碧双创作的永春纸织画《千里江山图》,中国雕刻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黄清辉雕刻的掌中木偶头——《关公》,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非遗传承人陈燕青编织的创意藤编作品《落落大方》,福建省非遗传承人陈两固捐赠的乌龙茶《野实》,福建省老字号、泉州市非遗传承人林水田捐赠的安溪铁观音“问源”茶叶,浔埔簪花围代表庄群、黄芳芳捐赠的簪花饰品以及彬达香文化创意园运营总监曾少芳代表彬达香业捐赠的彬达乌沉香和香道器具。捐赠作品涵盖影雕、木偶头、藤编、永春纸织画等非遗技艺,展现了泉州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底蕴。

文化出游热度,如何更好呵护

习近平强调,双方要发展高水平战略伙伴关系,继续保持高层密切交往,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增进政治互信,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中方支持马方坚持战略自主,选择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双方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全方位互利合作,持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同实施好“两国双园”等旗舰项目,打造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合作新增长点,探讨建立减贫交流合作机制。欢迎马方用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平台,把更多马来西亚优质特色产品推向中国。中方愿同马方深化高等教育、文化、旅游、青年、地方等交流合作,拉紧中马友好民心纽带。倡导文明多元共生、和谐包容,践行以和平、合作、包容、融合为核心的亚洲价值观,推动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在互学互鉴中共同发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